今天颱風假逛網站,發現了一部令人眼睛一亮的電影,可能的話,請去戲院看一下吧,也許又是一部『海角七號』。相同點:都是在小眾影展意外獲得迴響後,再回鍋到商業系統裡。 『不能沒有你』,2009/8/14上映。

http://atomcinema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1395025

導演的話:

「不能沒有你」是一真實事件,發生在2003年。當父親和女兒站上天橋的那一刻,超過六個台灣電視台做了實況轉播,過程長達二十分鐘。兩天之後,再也沒有任何一份媒體後續報導,更別提關注這對父女試圖彰顯的事由。

對於這個題材該如何呈現,我不斷嘗試與思考,卻始終找不到屬於它的色彩,最後我選擇最簡約的黑白色調來拍攝。或許因為這樣而失去了所謂的市場性,但我希望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,能因此擁有更大的空間來找到屬於這部影片的色彩。

這部電影並不是要讓大家去同情這對父女的處境,直到最近,類似的新聞事件仍比比皆是,我希望這部電影一方面能夠喚起社會大眾的同理心,他們的生活簡樸平凡,卻仍有小人物的堅持與自尊,為了自己的生活努力奮鬥,另一方面,也希望在這個經濟崩解的時代中,能夠帶給人堅持下去的力量與勇氣。

 

我的推薦理由: 光看官方網站預告片的文案,我就知道到時我會走進戲院,看一看到底那時引起台北轟動的社會事件,背後究竟有怎樣的故事。

在台北的朋友,應該記憶猶新吧,一個爸爸居然在現在已拆除(應該沒記錯吧,那裡地景已經有很大改變了,我可能記錯了有誤請更正喔)的中山北路與忠孝東路路口的天橋上,以刀架在女兒的脖子上,與警察對峙,控訴社會的不義。

往事並不如煙。

我不喜歡現在電子媒體嗜血的報導方式,因為嗜血,搶時效,所以很多背後的故事原因都被忽略了,也養成大家喜歡探討短暫記憶的八卦。

我喜歡在塵埃落定後,隔段距離,再去看清楚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。旁聽因果座談會是如此,看這部電影、乃至其他紀錄片,對我的意義也是這樣。

旁聽因果座談會,感謝每個來問事的人都帶著千奇百怪的人間事背後的心情故事,儘管不一定會上網分享,至少讓在場作壁上觀的朋友,有了隔代觀摩、進而領悟的機會。

看這部電影、乃至其他紀錄片,也是在讓我做放寬歷史的眼界、把握今世為人的練習,不再只是受限於一時一地的角度看法,自然能超脫情緒的操控。

讀史也許令人悲從中來,但在低迷的時刻,也只有歷史的眼界,才能轉悲為慈,渡己渡人。這是我不知從哪看來的句子,借花獻佛一下。

我當然知道這部影片畢竟只是改編自真人真事,離真實的情況還是有段距離。

但一如我對讀過去歷史、當代新聞,乃至座談會因果故事,所抱持的態度,都是,真假,不是重點,重點乃在於其背後的原因。

任何事情能存在、會發生,都有其原因,只是我們不一定能、會知道而已。

人生不過是在求個能讓自己安心的說法。伶姬老師的這套因果理論,也不過是個可能較為理性、經得起考驗的說法罷了。我喜歡旁聽,是因為可以有段距離的體悟著人世間最真實的悲歡離合。

真實與否(即使我相信它是真的),其實無關緊要,重點乃在於伶姬老師這套因果理論,處世/事的態度與方式。也就是伶姬老師說完因果故事後,與問事當事人的互動,才是重點。

(所以旁聽時我常愣住、遺憾、扼腕,這些無法藉由低頭疾書抄筆記還原的互動當下,只能藉由錄音機、筆、DV的輔助,多少事後還原些,可是這些問事者多不在意,只想聽到自己原先想聽的。 除了顯示老天爺的慈悲,我還能說些什麼呢?得到問事機會,可不見得是一件值得自喜的事。 所以我現在比較強硬了,看到yahoo同好會徵求出讓問事機會的,我一律砍文章,這種事本就不值得爛慈悲,老天爺不讓你在這個時機點讓你問事,必定有原因,例如,功課未做,臨時才抱佛腳)

颱風天,又可以晚睡了,再分享一下我最近在看的書吧。

『明朝那些事兒』,7本說盡大明王朝300年的風雲,以心寫史。 作者:當年明月(大陸)

以下是繁體字版的簡介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90842

這是作者的blog部落格(大陸稱,博客),當然是簡體字不過有完整的內容可看,不一定得買書http://blog.sina.com.cn/dangnianmingyue

全書最令人沈吟的,就是這篇後記: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9861fd50100culx.html

讀史難知今日事,聽歌不似少年聲。瞭解因果後,我也是選擇相信未來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nya1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